供稿:党委宣传部 |
|
发布:2024/05/06
报道链接:http://edu.shandong.gov.cn/art/2024/4/30/art_11972_10330816.html
【报道全文】
为充分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,博鱼·体育专门成立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,聚焦“八个统一”要求,出台实施《博鱼·体育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行动方案》,着力构建学校办好思政课、教师讲好思政课、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格局,“四驱”发力打造思政“金课”,助力培育时代新人。
一、聚力开足开好,驱动课程建设。学校持续完善课程体系,统筹必修课与选修课,区分本科、硕士、博士不同学段,开足开好思政课,逐步完善形成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、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思政课课程体系。强化教学内容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“双推进”,充分发挥学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、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同行评价委员会在思政课集体备课、听课评课各环节的作用,做好思政课质量监测和集体备课工作;推动线下与线上教学“双创新”,打造“博鱼·体育思政课网络资源库”,助力思政课教学信息化建设;学校开设的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》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》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4门课程,成功入选山东省学校思政“金课”立项建设名单,同时获评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立项建设3门。
二、聚力乐教善教,驱动师资建设。学校创新工作机制,引导思政课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,着力打造乐教善教的思政课教师队伍。坚持专兼职并重,抓好教师队伍“量的增长”,实施“五个一批”工程,即“引进一批、转任一批、培养一批、招聘一批、特聘一批”,开通思政课专职教师“绿色通道”;吸纳社科理论专家、党政领导干部、优秀校友等走进校园讲授思政课,放大兼职教师队伍力量;实施好“本硕博一体化”培养计划,加强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建设。坚持“术、学、道”一体,抓好教学水平“质的提升”,落实好青年教师导师制,定期组织开展思政课名师示范授课、巡回评课等活动,发挥好优秀思政教师的传帮带作用,加强以教研室为主体的教研创新团队建设,形成教学课题研究、教学成果奖培育、教学模式推广“三位一体”工作机制。近年来,获批国家社科思政专项5项,教育部思政教学改革专项4项,打造山东省“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”3个,培育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1名、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2名,荣获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比赛、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特等奖、一等奖多项。
三、聚力常讲常新,驱动教研相长。学校坚持打造理论研究高地赋能思政教育,以全面建设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契机,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为依托,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础理论和重大问题研究,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、阐发和宣讲,以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为教育教学与课程建设提供坚实支撑,确保思政课常讲常新、讲深讲透。拓展平台载体促进教研相长,建好建强学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心,加大对思政课教学的研究力度。做好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,编撰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》系列丛书,切实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。践行“两个结合”,厚植思政教育特色,充分发掘学校在儒学与文化“两创”研究领域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,构建“马克思主义指导+儒家优秀文化滋养”的思政教育体系,将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“双经典”研读融入思政课建设。
四、聚力共建共享,驱动实践教学。学校积极推动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,探索构建“校内一体+校地合作”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协作机制和“基于全员参与的思政课实践教学”模式,形成了“主渠道+骨干力量”的“大思政”教育运作模式,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实践、志愿服务、实习实训等活动中,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实效。学校拓展校地合作,分别在青岛市、临沂市、济宁市、枣庄市等共建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基地6个,着力打造好“行走的课堂”,深化主题式、体验式、互动式的思政教育;加强校际共建,积极打造区域教学、科研联盟,牵头建设“日照市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心”等平台,积极助力区域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。
(撰稿:孙迪亮,李文振)